7月1日至2日,在福建农林大学菌草与生态学院林生副教授的带领下,福建农林大学菌草与生态学院赴莆田市中药材科技小院调研实践队开启了为期两天的乡村振兴调研之旅,深入探寻中药材产业发展模式,为乡村振兴注入新活力。
实践队首站来到莆田晖源生态农业有限公司,队员们在工作人员的带领下,深入田间地头,实地观察并记录了铁皮石斛、藤三七、麦冬等中药材的生长习性,详细了解其种植规模与生长周期。通过与公司技术人员的交流,队员们学习到了因地制宜的种植技巧,了解到公司如何利用当地土壤和气候条件,为300多种中药材创造适宜的生长环境,实现生态与经济的双赢。
实践队员深入田间地头了解中草药生长习性
步入莆田中药材科技小院,实践队深入田间地头,实地了解小院在中药材种植技术研究、推广及人才培养等方面的工作。科技小院引入先进科研技术,结合当地实际,为种植户提供精准指导,解决病虫害防治、土壤改良等问题,提高中药材产量与质量,给实践队员们留下了深刻印象。在交流环节,实践队成员发挥专业优势,与小院工作人员及种植户探讨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根际营养吸收效率等问题,提出创新解决方案,为种植户答疑解惑。
中药芦荟的功效与作用也是此次调研的重要课题,来到莆田市涵江区江夏芦荟开发有限公司,队员们实地考察芦荟种植基地,与公司创始人黄向阳深入交流,详细了解芦荟种植技术、产业发展模式以及市场前景。黄向阳向队员们分享了自己从大学毕业后返乡创业,历经多年探索,成功将芦荟产业打造成为当地经济支柱的奋斗历程,以及通过“公司+基地+农户”模式带动周边农户增收致富的实践经验。队员们在交流中积极提问,认真学习黄向阳在种植技术改进、产品创新以及市场拓展方面的成功经验,并就如何进一步提升芦荟产品附加值、拓展销售渠道等问题与黄向阳展开深入探讨,为助力乡村振兴积极建言献策。
实践队员在科技小院前合影
此次福建农林大学菌草与生态学院赴莆田市中药材科技小院调研实践,实践队从中药材种植的生态智慧到芦荟产业的致富经,从科技小院的创新实践到乡村振兴路径多元化探索,队员们收获满满。未来,实践队将继续秉持专业使命,以科技为笔,以实践为墨,书写乡村振兴的壮丽篇章,让药草产业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绽放新的光彩。(李安琪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