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斗导航农事忙 春耕尽显“科技范”
2025-04-07   来源:闽北日报

1.jpeg

2日一早,建阳区水吉镇的田间地头就热闹了起来。吉丰农机专业合作社的多台插秧机开足马力,在田间来回作业。其中,在郑墩村再生稻绿色高产示范片里,一台无人驾驶的智能插秧机引人关注,其灵活转弯、自主掉头的操作性能,与人工驾驶的传统插秧机相比毫不逊色。

“你看,配备了北斗导航终端的智能插秧机,不再有驾驶员了,只需一名人员按要求摆上育好的秧苗盘就行。”吉丰农机专业合作社负责人翁可茂指着不远处正在作业的智能插秧机说,无人驾驶的智能插秧机省力、省时、节肥、实用,特别是可以通过北斗导航系统,结合智能软件路径规划,实现全程作业自动化。

精准定位田块、自动规划路径、合理避开障碍……来自吉丰农机专业合作社的农机手曾赟手指快速地在智能插秧机装配的屏幕上操作,然后转身娴熟地在插秧机上摆上秧苗盘。“有了这些‘新农具’,种田真是越来越轻松了。”曾赟说。

伴随机器轰鸣,整齐摆放于插秧机上的一盘盘再生稻秧苗,迅速而有序地落入肥沃的水田中,没一会儿,大片水田里一株株秧苗成行成列,为春天的田野披上了“绿色新装”。

“过去靠人工插秧,青壮年的熟练劳动力一天一亩都比较吃力。”翁可茂介绍,现在有了农机设备的助力,眼前这片60多亩的水田,一台插秧机作业两天就能完成。

大型旋耕机、收割机,飞防无人机和智能化稻谷烘干设备……走进位于水吉镇的吉丰农机专业合作社农机设备停放仓库,发现这里充满“科技范”的“新农具”还真不少。“这段时间,水稻集中春插,插秧机需求大,更需要我们精准调配。”翁可茂说,目前,合作社可提供水稻种植、收割到生产的全程机械化服务,服务范围已辐射建阳水吉、回龙、小湖等乡镇及邵武、屏南等县(市、区)。

“水吉粮食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相对较高,基本可实现机插80%以上,机耕、飞防、机收100%。”建阳区水吉镇人民政府副镇长涂晓燕介绍,全镇将持续推广良种良机良法,加强社会化服务,充分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让农民用好技术、新农机,种出高品质粮。

责任编辑:明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