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笔者走进古田县平湖镇达才村,一幅生机勃勃的乡村振兴画卷在眼前徐徐展开。依托红色文化,结合当地绿色产业发展特色旅游,不断完善配套设施,曾经寂寥的村庄焕发新活力,走出一条独具特色的乡村振兴路。
达才村是福建省大革命时期的优秀共产党员黄孝敏的故乡。达才村完好保留着黄孝敏烈士的故居,并建有黄孝敏烈士史料陈列馆,是福建省党史学习教育参观点。依托这一独特优势,达才村每年吸引众多游客前来参观学习。
凭借红色资源把人吸引来了,如何把人留下来成为达才村需要破解的难题。为此,达才村明确了“红色基因+绿色产业+特色旅游”的发展思路,以弘扬红色文化为核心,不断优化配套服务设施,丰富旅游项目,积极探索产业融合发展新模式。
夜幕降临,新建的游客服务中心、古城门、达才溪两岸纷纷亮起景观灯,映衬着流淌的溪水,微风轻拂,带给游客别样的惬意体验。为提升村庄景观,古田县政府投入1000多万元用于该村红色研学基地配套基础设施建设,新建的游客服务中心,建筑用材以杉木和青砖为主,结合周边古民居建筑元素,成为村里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同时,达才村大力开展乡村环境升级优化行动,通过整治村道,加强绿化美化,整个村子面貌焕然一新,吸引众多画家、摄影师前来采风。
“吃”“住”是游客体验好坏的重要指标,达才村不断完善舒适的住宿环境,开发富有当地特色的餐饮,努力为游客提供优质的旅游体验。并通过建设乡间文化交流亭,发展村内闽剧团,进一步丰富游客文化生活,拓宽游客了解当地风土人情的渠道,用浓厚的乡土文化氛围把人留住。游客吴长楷是第二次来达才村游玩,对此他深有感触:“现在来这边游玩,除了参观故居,还有其他项目可体验,同时能品尝当地特色美食、看夜景,体验感比以前好很多。”
除了打造红色研学项目,达才村还依托美丽乡村环境和绿色资源,探索推出美丽乡村游。作为水果大镇,平湖镇拥有大片的桃李种植园,春赏花,夏摘果,今年3月桃花、李花盛开,众多游客纷至沓来踏青赏花,拥有较为完备配套服务设施和美丽乡村环境的达才村就成为吃住地的最好选择之一。而达才村建设的银耳产业园将红色研学与古田特色产业有机结合,让游客在感受红色文化中,体验绿色产业的魅力。
“游客中心的建立与周边的景观提升是推动乡村旅游与黄孝敏红色文化发展的有力举措,不仅能吸引游客驻足了解,为红色文化打开传播窗口,同时,完备的餐饮、休息区等配套,让游客延长停留时间,深度感受红色文化魅力、参与乡村体验活动,实现从‘过客’到‘留客’的转变。”达才红色旅游文化公司董事长黄小雄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