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7日至11日,福建农林大学公共管理与法学院2023级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42名师生组成实践团队,深入三明市沙县区夏茂镇俞邦村,围绕农村留守老人社会保障问题,开展为期五天的综合实践活动。
2023级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师生在俞邦村实践合照
探寻制度密码 感悟民生发展
在俞邦村沙县小吃记忆馆,实践团队通过实物观展与讲解学习,深入了解了沙县小吃从个体经营到产业集群、从“走街串巷”到“走向世界”的蜕变历程。师生们深刻认识到,制度保障与政策引导在民生产业发展中的关键作用。
2023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同学在听讲解员回顾沙县小吃历史
为进一步深化理论认知,实践团队在俞邦村乐龄学堂举办了“筚路蓝缕·制度革新”主题读书分享会。围绕《筚路致远:变革中的人们和社会保障制度》一书,师生们结合入户调研的所见所闻,探讨了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历史演进与现实挑战。大家在理论与实践的双向互动中碰撞思维火花,拓展了专业视野。
宣讲社保政策 搭建代际桥梁
在俞邦村乐龄学堂,实践团队化身“社保小讲师”,通过图文讲解和案例演示,为留守老人普及医保、养老等社会保障政策。互动环节中,学生们还开展了八段锦教学、“向阳而生”主题折纸等活动,陪伴老人们锻炼身体、共话健康生活,现场气氛温馨融洽。
俞邦村乐龄学堂活动现场
在俞邦村乐龄学堂成功经验的带动下,实践团队应洋元村村委和村民的热情邀请,前往洋元村开展“乐龄学堂”共建活动。开场舞蹈《桃花朵朵开》点燃现场气氛,随后的《我爱医保》表演以幽默诙谐的方式宣传医保知识,益智小游戏“左手方右手圆”锻炼了老人们的反应能力和手眼协调能力。活动最后,师生们为老人们颁发奖品并合影留念,现场洋溢着欢乐与温情。
师生与洋元村老人合影
深入田间地头 倾听民生诉求
活动期间,实践团队分组入户走访村民,围绕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就医经历、赡养难题等方面开展详实调研。通过调研发现,随着青壮年人口外流,俞邦村留守老人普遍面临生活照料匮乏、情感陪伴不足、就医不便等问题,亟需构建更具回应性的基层养老支持体系。
劳动与社会保障林晨蕾老师和医保协会会长及夏茂镇副镇长合影
基于前期调研成果,实践队员们积极协调,促成福建省医疗保险协会与福建农林大学公共管理与法学院携手向夏茂镇捐赠2026年度“惠闽保”。此次捐赠聚焦大病患者等重点群体,为基层群众送去健康保障与温暖关怀。
聚焦治理难题 提升专业素养
为拓展学生的专业视野和思辨能力,此次实践还组织开展了“农业人口转移与乡村人才困局”学术沙龙。指导老师周毕芬结合调研背景,引导学生从制度供给、资源配置、人口结构等维度剖析农村人才流失原因,探讨社会保障制度在乡村振兴中的协同支持作用。学生们积极参与讨论,学术思维在交流中不断碰撞升华。
劳动与社会保障周毕芬老师开讲学术沙龙
此外,夏茂镇副镇长程雯昕以“基层社会治理”为题,结合多年工作经验,为师生分享了基层干部在政策落地、群众关切中的经验与挑战。在互动环节中,同学们就基层养老服务建设、医保制度宣传等问题踊跃提问,实现了课堂所学与治理实务的双向融合。
此次综合实践活动聚焦社会保障这一民生要题,深入回应基层群众对医疗保障、养老服务的现实关切。活动引导青年学生将理论知识融入乡土实践,在调研中理解国情,在宣讲中传播政策,在互动中传递温暖,在模拟中体会责任,全面锤炼了专业素养与服务能力。
“以知促行、以行促知”,福建农林大学2023级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青年学子正用脚步丈量民情、用行动书写担当。他们将保障政策送进农家小院,将调研成果汇入民生改善的图景,用青春与汗水守护银发群体的安康福祉,为乡村振兴和社会保障高质量发展注入青年力量。(余佳颖 图\文)